
大龍峒保安宮籤詩:
匹馬匆匆指去程
好逑體態自然成
損言若有來相破
到底完婚一笑迎
今天下午外出開會,
眼看已到下班時間,
索性就不回辦公室了,
突然想到,
這些年過年我都會到大龍峒保安宮燒香祈福,
今年的農曆年因為一直連續下雨,
甚少外出,所以還沒到保安宮祈福呢,
所以就從捷運圓山站下車後,
一路走到位於孔廟旁的保安宮。
其實我會認識保安宮,
首先要拜我大學同學所賜,
記得大學剛入學的時候,
一次下課在和班上同學閒聊時,
我有一位信天主教的同學,
因為害怕當完兵回來後考不上大學,
所以就在他北上參加北區大學夜間部聯招考試的前夕,
他想臨時抱佛腳一下,便想要孔廟去拜拜,
求求孔老夫子助他一臂之力。
他匆匆忙忙走進廟裡拿香就拜,
不料他拜完後往上一看,
安座在拜堂上的並非孔老夫子,
而是保生大帝。
他趕緊問旁人他所在之處是否是孔廟,
旁人笑著跟他說,
他來的地方是保安宮,孔廟在隔壁,
這就是我那位寶貝同學的故事。
所幸後來孔老夫子有幫他一把,
讓他順利成為我的大學同學。

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或是吳真人,
因吳真人精於醫術救人無數,升天後被封為保生大帝。
大龍峒的保安宮係福建同安人渡海來台時,
從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乞靈分火來台的,
在台南縣學甲鄉最有名的慈濟宮做白礁科儀,
也是同樣供奉著來自相同祖廟福建白礁鄉慈濟宮的保生大帝。
由於我每年到保安宮祈福後都會抽一支籤,
看看那一年的運勢如何,
所以今晚也不例外。
今天抽到此籤,其白話文的意義是:
騎著馬匆匆奔向前去的路程,
美好的對象自然就能相逢,
若遇到有不好的批評時,
如果有貴人從旁協助點破,
最後終將喜氣洋洋地迎娶完婚。
這首籤詩從表面上的字義上看來,好像是說結婚迎娶之事,
我問的是今年的事業運途,
所以從轉換的涵義而言,
也就是只要肯努力,再加上有貴人協助,
努力追求的事情一定可以如願的。
各位朋友千萬不要說我迷信,
我今天求籤是第一支籤就順利得到的耶,
另外我甚喜歡研究台灣各地的廟宇建築和文化傳承,
求一支籤參考參考又何妨,
況且今天是情人節,還抽到跟迎娶婚嫁有關的上籤,
算是為自己在開春之際取得一個好頭彩,
這種感覺還真不錯!

由於我去年年底有一個活動規劃的協力廠商辦公室在西門町,
去年在承辦一家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的大活動時,
曾經跟他們到西門町的台北天后宮拜拜祈求活動順利,
今天也順道去祈福。〈去年活動結束後我就馬上去燒香還願了〉
其實台北天后宮還是有一段文化歷史淵源的,
在日領時期,這裡是一座日本真言宗的佛寺,
主要供奉的是日本著名的佛學大師弘法大師〈空海和尚〉,
後來台灣光復後,
在台灣的純日本佛寺不是消失了就是被台灣的宗教合併了,
此一寺廟就變成了天后宮,但弘海大師依然被信徒所供奉,
可見台灣民間信仰不但佛教道教一起膜拜,連日本的和尚也一起參拜,
這種包容性或許就是台灣民間信仰文化的特色和寬容吧!

今天是情人節,
晚上的西門町賣花或是情人節禮物的攤商頗多,
而徒行步道情侶成雙成對的也非常地多,
台灣人果然真是幸福,
現在過年不但有所謂的元旦新年和農曆新年可以過,
連情人節都有兩個可以慶祝,
不過最高興的應該是推出應節商品的生意人吧!
雖然Uncle孤家寡人一個,
但因為要趕回家裝置新的外接硬碟外殼〈我有一個60G的外接硬碟外盒壞掉了〉
所以也不會對於滿街都是情旅的畫面會有所失落,
但是不能免俗地,仍舊要祝有情人的朋友情人節快樂,
沒有情人的朋友也跟我一樣,要過得也很快樂喔。

延伸閱讀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地區所信奉的醫神,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
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音韜),生於西元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卒於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一,登白礁村北文圃山龍池岩採藥時,失足落崖,享年五十八歲。家鄉為福建泉州同安明盛鄉積善裏白礁村,今屬漳州市龍海縣角美鎮。父名吳通,母為黃氏,貧病早逝。吳夲初習捕蛇、採藥,後學針灸、湯藥,醫名逐漸傳播民間,逝世後鄉人私諡為「醫靈真人」,供奉為地方神祇,於青礁建立「龍湫庵」奉祀。
臺北大龍峒保安宮正殿
1150年(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年)白礁建三進式宮殿,宋高宗頒詔賜名為「慈濟廟」,隔年吏部尚書顏師魯奏准朝廷於青礁建廟,青礁為吳夲生前煉丹施藥之處。1165年(宋孝宗乾道元年)改白礁「慈濟廟」為「慈濟靈宮」。因神蹟傳說流布,及歷代朝廷追封,遂成為閩南地區重要民間信仰。而隨同安移民遷徙,也成為台灣、東南亞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
歷代朝廷追封
宋朝
1171年(宋孝宗乾道七年)賜──大道真人
1208年(宋寧宗嘉定元年)封──應惠侯
1235年(宋理宋端平二年)封──靈護侯
1239年(宋理宗嘉熙三年)封──正祐公
1240年(宋理宗嘉熙四年)改封─沖應真人
1245年(宋理宗淳祐五年)封──孚惠真君
明朝
1425年(明仁宗洪熙五年)封──恩主昊天金闕禦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信仰傳說
依台灣台南學甲慈濟宮廟方記載,保生大帝名吳夲,字華基,別號雲衷,為紫微星轉世投胎,父親吳通,後追封為協成元君,母親黃氏為玉華大仙轉世,吳夲年少時曾受崑崙山西王母傳授法術,後舉科舉,官任禦史,精通天文地理,禮樂醫術,後辭官修道,行醫濟世,曾於山林之中施法救起遭虎咬死的書僮,感動書僮主人知縣江仙官與張師爺,追隨吳夲修練道術,施藥活人。
而閩台民間則流傳不少傳說,如:
醫虎喉:吳夲於山中採藥時,遇一白額金睛老虎,因食人而骨哽咽喉,痛苦難當,遇吳真人乃垂首趨附,求其救治,真人心有不忍,乃斥責其惡,見其知悔,乃以符水施灌,化骨入喉,此虎感恩遂化為吳真人座騎。故保生大帝廟龕之下,多祀奉有老虎神像,稱為「虎爺」、「黑虎大將」。為台灣虎爺信仰的重要來源之一。
點龍眼:有蟠龍患有眼疾,化為老者,請求真人醫治,真人以符水醫治。
泥馬渡康王:傳說宋高宗為康王時,入金國為人質,趁隙脫逃,逃至崔子廟內,苦於金兵追趕,無力擺脫,忽聞馬鳴,廟前竟有良駒停駐,遂乘馬疾奔南方,金兵隨後亦策馬追趕,逃至江岸時,康王胯下座騎竟飛馳過江,擺脫追兵後,座騎化為泥馬,經高宗派人四下探訪,始知為保生大帝施力救助。(另一說非保生大帝,而是崔府君崔玨)
絲線診脈醫國母:相傳明成祖年間,孝慈皇后患有乳疾,求訪天下名醫莫救,突有道士自稱住白礁鄉名吳夲,自稱能醫治皇后重病,並言能以絲線診脈。成祖先以絲線繫於皇后玉鐲、貓身,皆被真人識破,成祖驚異,乃命內侍繫絲線於皇后手腕,段為乳疾,並隔屏指示施以針灸,乳疾頓消。成祖欲賜予官爵財寶,皆辭不受,騎鶴而去。皇后感其恩德,乃立國母獅於福建白礁慈濟宮廟庭之內。
三十六官將:相傳北極玄天上帝欲收龜、蛇二精,力有未逮,商借保生大帝佩戴之寶劍,並以隨從三十六官將為質。後玄天上帝未還寶劍,緊握於手,保生大帝則握鞘望劍興嘆。(另一說非向保生大帝,而是向呂純陽借)
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由於天上聖母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皆為北宋福建人士,民間傳說遂附會二神相戀,後媽祖見母羊生產苦狀,悔而辭婚。保生大帝憤而與媽祖施法相鬥,於媽祖誕辰降雨洗其脂粉,媽祖亦不甘示弱,於大道公誕辰施法刮風,吹落道帽。故稱「大道公風,媽祖婆雨」,此一傳說穿插閩南暮春節候,與地方神祇傳說,頗富人情趣味。然而亦有地方信徒,以為褻瀆神明,深不以為然。
祖廟
白礁慈濟宮:又稱西宮,始建於紹興二十年(1150年),位於漳州龍海角美鎮白礁村,為保生大帝出生地,北宋時始建,經歷代修建,於文化大革命中嚴重毀損,1991年由台灣信徒捐資重修落成。
青礁慈濟宮:又稱為東宮,位於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村岐山東鳴嶺上,始建於宋景佑3年(1036年),原名「龍湫庵」,為保生大帝生前煉丹修道之所亦是初享廟食之始地。青礁白礁東西兩宮直線距離2280米。

◎台北天后宮
台北天后宮,俗稱「西門町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現位於台灣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51號。
台北天后宮原名新興宮,原址為艋舺直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交叉口),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台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
二次大戰末期,日本政府因為開闢防空道路,強制拆除新興宮,神像及神器都暫時安奉於艋舺龍山寺後殿。
二次大戰結束後,新興宮信眾在西門町成都路西門市場旁找到奉祀弘法大師(即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的弘法寺作為新廟址,將寄放於龍山寺後殿的神像遷入,並將弘法寺更名為新興宮,後來又改名為台北天后宮。
後來,有信徒被弘法大師托夢,據說弘法大師認為,此廟本為其寺,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後雖改奉媽祖,仍應該祀奉弘法大師神像,以示紀念。後廟方從之,於側殿奉祀弘法大師。也因為側殿奉祀弘法大師的原因,本廟的日本觀光客很多。
台北天后宮歷史沿革
1746年(乾隆11年):新興宮肇建,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1943年:新興宮遭拆除,天上聖母神像移奉艋舺龍山寺。
1948年:以弘法寺作為新廟址,於當年農曆六月初一入廟奉祀。
1952年:更名為天后宮。
1959年:天上聖母千年聖誕紀念日,由信徒捐錢出力,重建廟宇。
1985年:主、偏殿及玉皇殿陸續完成
奉祀神祇
正殿
右側殿:福德正神
弘法大師
天后宮除了在左側殿祀奉弘法大師空海像之外,另在殿外水池旁有一尊弘法大師的石雕。左側殿中的弘法大師雕像為坐姿,背後有一幅弘法大師畫像,殿外的弘法大師石像為立姿,頭戴斗笠,左手持缽,右手持杖。
天后宮現址前身弘法寺是高野山真言宗台灣總本山(亦即台灣開教監督所)。從1973年以來,日本高野山金剛峰寺和東京別院在每年10月到12月間都輪流派遣僧侶到台北天后宮,舉行朝聖禮佛法會。
留言列表


{{ article.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