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般人若提起黑珍珠蓮霧都會想到屏東,


但或許不知道它的真正產地在哪裡?


很多人一提到要吃新鮮的海鮮,尤其是南部人,


一定可能會想到屏東林邊鄉。


沒錯,


屏東縣林邊鄉不僅僅是吃海鮮美味料理的好所在,


同時也是黑珍珠蓮霧的故鄉呢。


不過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除了上述兩項特產之外,


林邊鄉還有一項很值得去造訪的去處喔,


那就是林邊鄉的歷史建築文物。


而這也是我在「鐵道旅遊‧幸福一百」的行程中,


抵達屏東縣林邊鄉最想要去的地方。


 



福記古厝


 


林邊鄉」歷史小檔案


 


根據歷史記載,早在西元1637年,


荷蘭人在就在林邊「放索」的小村落設學校,教育當地的平埔族人。


林邊「放索社」的平埔族,原屬於西拉雅族的馬卡道支系


三百多年來,歷經荷蘭人教化以及漢人治理,


早已被漢人同化,原有的歷史文化遺跡已經逐漸消失殆盡,


現今留在林邊的平埔族遺蹟,已經所剩無幾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放索的「安瀾宮」裡,


廟裡的牆壁上,有著石刻:「約三百六十年前,


聖母娘娘來到此境,接前老祖之草廟,做護國佑民的工作」。


安瀾宮位於為豐作路東邊,也就是昔日的放索舊部落塭邊。


 


至於漢民族何時進入林邊開墾?得遲至清乾隆年間才有紀錄。


乾隆二十二年間,先民趙瓊勳,


由大陸福建省率領許多族人到此地定居,


經過數年的開拓經營,逐漸形成一個村落。


道光十年,因為和大陸展開貿易,因此促使農、商業發達,


逐漸發展成小鎮的規模,人口不斷增加之中。



民國三十九年地方自治正式實施,鄉長民選後,


溪洲村人士提出分鄉要求,


後於民國四十年三月一日經省政府核准,分成今林邊、南州兩鄉,


經過分鄉後,林邊鄉的財經力量也因此受到若干影響,


所幸林邊鄉有香蕉、稻米兩項作物維持該鄉的發展。


且在香蕉事業走下坡後,取而代之的是養鰻事業,


現在的林邊鄉,可以說到處都看得到養殖漁塭。


 


養殖事業的確是林邊鄉帶來不少的財富,


但由養殖業需要大量用水,


所以林邊鄉因為猛抽地下水的關係,


導致地層下陷,海水倒灌,


水質不但因此改變而不能飲用之外,


林邊鄉民也常常遭受淹水之苦。


 


不過,倒是近年來林邊鄉村民廣植蓮霧,果實碩大甜美,


並贏得了「黑珍珠」的美名。


這項事業,也同時帶來了林邊鄉另一次的繁榮與富足。


 



福記古厝


 


○「福記古厝」〈林邊鄉永樂村「鄭家古厝」〉


 


林邊鄉的「福記古厝」,


在屏東縣官方文書的正式名稱,應該稱為「鄭家古厝」,


但由於在所有林邊的古厝聚落哩,


在仁和村還有另一座「鄭家古厝」,為了有所區隔,


大家便跟著林邊鄉永樂村在地人的叫法,


約定成俗的以「福記古厝」作為稱呼。


 


「福記」是鄭家經營雜貨發跡的商號名稱,


有關此棟歷史建造的年代的資料並不是很統一,


在屏東縣文化局裡的的紀錄,為建造於明治34年(1901年),


而在永樂社區裡的資料卻寫的是光緒25年(1899年)。


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福記古厝」,


大正十五年(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


曾經經過大幅度整修。


這可以從當時使用的建築結構、材料(水泥仿出挑簷廊),


裝飾表現(洗石子、彩磁面磚)的年代得到佐證。 


 


永樂村的人口一直'是林邊鄉最大的村落,


約有四千餘人,佔了林邊鄉的五分之一強。


從「福記古厝」到長老教會教堂、千爺廟一帶,


舊地名稱叫做「新厝仔角」。


換句話就是說,當時「福記古厝」新居落成後,


地方上便是以此鄭家的新厝做為新的地標。 


 


鄭家的「福記古厝」在民國90年之前(2001年)之前,


原本處於十分破落的狀態,右護龍屋頂已崩塌,


後來是在永樂社區協會與鄭家後代的共同協力下復建完成。


也由於此「老屋新生」為永樂社區注入了文化生機,


因此「福記古厝」也在200511月,


遊屏東縣文化局公告為「歷史建築」。 


 


「福記古厝」整體素樸簡雅,為單進雙護龍帶門樓的三合院,


並磚木為主結構,以正廳為中心左右配置對稱,


正廳為七開間格局,以院牆圍成廣大內埕的合院


 


「福記古厝」門樓門額上以「榮陽」堂號泥塑,


主要是為了彰顯鄭氏的家源,


左右牆堵以書畫、裙堵洗石子彩磁面磚裝飾


屋頂起翹以螭龍剪貼為造型,


並以多樣的裝飾,豐富門樓正面的視覺。


正廳屋頂與後方均留有螭龍造型的落水口


後方窗戶兩側亦有「兔仔耳」、左右對稱的書卷窗


正廳前出挑簷廊拱斗圓拱門櫃檯角貓洞等設計,


從這些建築手法裡,處處可以看得到見=昔日建築之巧思。 


 


此外「福記古厝」高大的院牆,


不僅僅只是為了本身居家安全的考量而已,


其建築本身的高度也代表了地位象徵


而院牆上洗石子的竹節以及'圓柱窗飾花樣多變的彩磁面磚、


可愛的泥塑,恰好與門樓構成一幅華榮景的畫面


 


福記古厝」地址:


屏東縣林邊鄉永樂村五鄰榮農路八號


 



永興家園


 


○竹林「永興家園」


 


竹林「永興家園」可以說是林邊鄉竹林村,


保存著阮氏宗親完最整日治時期建築之一。


此棟建築原為阮朝倫所有,另一建築則是阮朝堪的「純仁醫院」,


兩幢建物毗鄰而立,為林邊鄉當地特色景點。


永興家園大約有五分地的佔地,極為寬廣,是在日治時期建成,


由當時竹林村望族阮朝吉家族的成員阮朝昂先生所設計。


(當時任職高雄州建設局技正),


此棟建築完成後,經常有日本軍官來這裡造訪休息。


 


阮姓宗族是清朝雍正年間,


從大陸移墾來台灣的兩大聚落地區之一,


分佈於彰化縣和美鄉及林邊鄉竹林村,


日治時期位於竹林鄉的阮氏宗親「朝」字輩有許多人才,


對於當時的台灣各地有許多建樹,


像是高雄阮綜合醫院為阮朝英所創辦,


阮朝倫任為林邊第一任鄉長,


阮朝堪設立純仁醫院。


永興花園的建築獨具匠心,採歐洲新建築風格,


庭園造景、屋內擺設在在美不勝收,值得遊客一覽。


可惜的是線在此宅已經轉賣為私人產業。


 


竹林「永興家園」地址:


屏東縣林邊鄉竹林村往鎮安村文化旁


目前已轉賣 為私人財產


 



金良記古厝


 



金良記古厝


 


金良記古厝」為林邊昔日三大貿易商號中。


〈金記、中記、安記〉


金記」的支部黃允良於昭和3年(1929年)興建


昔日林邊鄉人都習將黃允良所經營的商號「金良記」做為古厝的代稱。


 


金良記」為傳統單進雙護龍三合院形制


院牆設中央門樓,以磚木主體結構,


入西方花草泥塑彩磁面磚中央山牆等裝飾素材


營造出閩洋折衷式的建築風格。


午外該股錯的中央門樓面係以洗石子裝飾,


目前左右門聯、對堵泥塑已經剝落,


院牆上以連續的寶瓶裝飾,中間做仿石條櫺窗


左右對稱,產生一種平衡穩重的視覺效果。 


 


古厝中央門樓圓弧形山牆塑卷草花卉


山牆頂上立「天使」泥塑,左右望柱上有寶瓶裝飾,


樑枋上還題有詩詞,並與組右護龍山強的詩文相互對應。


內埕的山牆高度較正面低,以山形山牆表現。


 


金良記」的正廳面寬五開間,


彩磁面磚、泥塑、線條均採對稱裝飾,


左右彩磁拼貼「勳章狀」的排列圖飾


充滿時尚感的花樣與創意頓成焦點


簷廊廊柱仿西方柱式後方簷柱前後對應


台度下則以仿石雕的「麒麟」立體泥塑


而在柱身、窗樘邊框,以洗石子做成內縮框線紋,


襯托出堅固嚴謹的質感來。


 


左右護龍則各為三開間,格局與壁飾仍採對應關係,


左護龍以「勳章飾」為主題


右護龍則以「時鐘」串古錢,好像比月著時間即是金錢的意思。


由於長期受地層下陷的影響,院牆台度以下已逐漸陷落泥沙中


左右護龍的室內更遺留海水倒灌後泥濘不堪的痕跡 


 


其實此一建築,除了有著地層陷落的共同性問題外,


其內部破落凌亂外,就此而閑置荒廢,


坦白說實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


 


金良記古厝 地址:


屏東縣林邊鄉林邊國小對面的巷子裡






金良記古厝


 


○三山國王廟〈忠福宮〉


 


林邊的忠福宮就是三山國王廟,


照理說,三山國王廟通常在客家聚落才會出現,


但是以說閩南話為主的林邊鄉,卻也出現三山國王廟,


此一現象還曾引起國內文史學家的論戰呢。


有人認為林邊忠福宮是閩南與客家先民集資興建,


也有人說是廣東陸惠一帶移居林邊的閩南先民創建….


 


不過,不管本工到底是是何族人所興建的,


忠福宮內懸掛著的兩塊清朝同治與道光年的匾額,


分別是'「華嶽鍾靈」及「聲靈赫濯」,


倒是留存著著林邊望族中黃淑協和在地鄉親互動的事蹟。


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生日,


已經成為林邊最大的廟會活動歷史,


另外,林邊三山國王廟內,


留著國寶級壁畫大師潘麗水的作品,令人嘆為觀止。


從上述具體事實活動可以證明,


即使三山國王廟一直為客家人索崇敬的神祉,


但依然可以在閩南話為大宗的林邊鄉受到普遍的崇拜,


可見文化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三山國王廟〈忠福宮〉地址:


屏東縣林邊鄉林邊村忠孝路6





三山國王廟 忠福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