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命運就像雨點,有些落在水溝裡,有些落在有錢人的池塘裡,
有誰會知道,田裡有幾根稻?河流有幾個灣?天上的白雲有幾層?
誰能掃光森林裡的落葉?誰能命令風不要再搖晃樹林?
蠶要吃多少桑葉,才能吐絲做一件彩衣?
天要下多少雨,才能讓海洋流滿淚滴?
月亮要多少年,才會變得蒼老?
半夜三更,月亮在附近等待,那個偷我心的人。
我要永遠唱喜樂的歌。
電影「戀戀三季〈Three Seasons 〉」裡採蓮女唱的歌謠
一向很少看東南亞國家的電影,
過年前在公館台大附近的書店看了這一部電影的DVD,
看了封面的介紹後就當場買下,
結果回家看完後,
總覺得花費不到二百元的代價真是物超所值。
這部電影由「採蓮女欣與患麻風病詩人道的夏季」、
「三輪車夫海與妓女蓮的夏季」、
「美國退伍老兵James與孤兒伍迪的夏季」三個主題所構成的。
而在電影中這三組的人物,
剛好又分別代表了人生中的三個季節:幼年、成年和老年。
可以這樣說,導演是想藉由人類的生老病死的輪替,
來象徵越南整個國家所存有的那種生生不息的活力。
這部電影共分成四個故事:
詩人與採蓮女、美國大兵找尋自己的女兒、
街頭賣雜貨的小孩及哲學家三輪車夫和妓女之間的感情故事。
這部電影和我們經常看的好萊塢電影中最大的不同點,
就是它不像好萊塢電影那樣總是充斥著上流社會的勾心鬥角,
或是一些冰冷的高科技電影技術;
這部電影像是一首蘊含著人生哲學的詩,
或是一篇清柔的散文。
這位年輕的越南導演,透過《戀戀三季》裡的鏡頭,
所呈現的是越南一般平民艱辛的生活描寫,
甚至,居於最下層的女子為了生活,
都得依靠著出賣青春的肉體才能換取更好的生活。
這種情狀跟一般發展中的國家的情景是相同的,
所幸越南這些年在經濟上已經開始成長,
也希望這種不幸的宿命能夠早日遠離越南的人民。
戀戀三季的故事是這樣的:
詩人道師父在二十三歲時患了痲瘋病,
從此遁世於蓮花池中的廟裡,
一日因為新來的採蓮女在工作時唱出了他年輕時聽過的歌謠,
喚醒了他年輕時對於家鄉的記憶。
透過了採蓮女的手與她的歌聲,
詩人原本在心中所築起的高牆終於找到了抒發的管道,
這位詩人種了許多白蓮花,
彷彿是要藉由白蓮花淨化他那被痲瘋摧殘的外表,
同時透過白蓮花的販售傳遞這樣純潔的意念。
電影中的詩人與採蓮女之間的忘年之交,
是一種交心,是那種並沒有含有世間情慾的純淨的情感,
採蓮女來自於貧窮的人家,
詩人道師父與採蓮女的感情就如他所種的白蓮花那樣,出汙泥而不染,
而那混濁的塵世就如同蓮池中的汙泥那樣,總是矇蔽著人心。
當他們的感情透過詩詞、歌聲以及道師父對年輕時的追悼心情,
就猶如那純潔的蓮花一樣,是那麼地純淨清明,
當詩人病發過世後,採蓮女將白蓮花灑在水上市場上的那一幕,
就彷彿詩人的靈魂已隨著漂流在水上的蓮花般,因此而淨化了,
帶著他當初純真的心靈回到他想念的故鄉。
痲瘋病只能摧毀詩人道師父的外表,
並無損它純潔的性靈阿。
第二段故事:
一位美國大兵在美越戰爭時與當地女子生下了一個女兒,
當他再度回到越南時,人事已然全非,
他整天呆地坐在與那名女子相識的餐廳,
他之所以會回到越南,為的只是找回他的女兒,
拿著僅有的一張女兒照片四處尋找,但卻怎麼樣也尋不著,
直到他最後一晚留在越南,
在一家有當地女子陪侍餐廳用餐時,
不料在一個回頭的剎那,
看到了相片裡的女兒正在服侍著另一名男子時,
當時那位美國大兵心中的那份心痛是筆墨無法所形容的,
就因為他當初匆促的離開,以致無法照顧這對母子,
加上孩子母親的過世,他的女兒不得不靠出賣身體來維生。
那種切身之痛可想而知。
當他隔天和女兒見面時,他買了一束白蓮花,
就當他坐在與孩子母親相識的窗口前不知該怎麼樣跟女兒啟口時,
這時候窗外叫賣蓮花的聲音突然提醒了他,
他很自然地將白蓮花送給自己的女兒,
而自始自終都沒有出現笑容的女兒在收到了這束白蓮花後,
也綻放出了笑容,而美國大兵也因為這束白蓮花而得到心靈的救贖,
而他年輕時遺棄她們母女倆的過錯就此煙消雲散了。
第三段故事:
電影中三輪車夫出場的時候,
他正辛苦的踏著三輪車運送著兩位坐在他車上的外國情侶到飯店。
平常的他總是拿著一本書,坐在他的三輪車上閱讀,
偶爾他會朋友們喝著路旁販賣的甘蔗汁,
他不抽菸不喝酒,並有自己的房子,
算是一位勤勞而踏實的勞動者。
就在一個炎熱的下午,他遇到了一位被客人追趕的妓女,
就是那個巧遇,
讓他愛上了這位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甘願把自己推入火坑的女孩。
為了她,他每晚都到飯店門口接送這位女孩回家,
而片中這位年輕輕卻憤世嫉俗的女孩是這麼對他說的:
「那些大樓的愈高,蓋在我們身上的陰影愈大」。
住在鐵軌旁破爛房子裡的她雖然為了物質生活的美好而出賣自己,
但她的心靈深處仍有著年輕時美麗的回憶:
「在紅花滿天的夏季裡,穿著傳統長服在花雨裡漫步,
男孩們爭相送花給美麗的女孩,
而女孩們把收到的紅花夾在書裡當作是美好的回憶。」
但是迫於現實,這位年輕的妓女依然持續出賣著她的肉體,
她告訴三輪車夫,有一天她要睡在飯店裡吹著清涼的冷氣,
而且愛睡多久就睡多久。
而這位三輪車夫為了能和他心儀的女孩子在一起,
因此參加了一場三輪車比賽,
並將所得到的獎金訂了一間豪華旅館,
並支付給這位女孩肉體交易的金額,
到了飯店後他卻不想跟她發生性關係,
就是那麼單純的,只是為了能和她多相處一點時間。
在一般世俗的眼光裡,三輪車夫和妓女都是處於下階層社會的人,
在上流社會的人們,在潛意識裡根本不會將他們平等看待的,
更遑論他們之間的愛情,更是不受世人的祝福。
所以女孩一直都在拒絕車夫的關愛,
直到有一天她生病了,車夫細心的照顧著她,
並帶著她到昔日的校園中,找回女孩昔日純潔的盼望,
在那滿天的紅花雨裡,女孩再也不是妓女了,
她穿著傳統的越南旗袍長服,
脂粉未施的她,早已不再是塵世裡那出賣靈肉的花朵,
而是被花雨淨化後的純真小女孩。
這位女孩的心靈被車夫純摯的愛情給救贖了。
第四段故事:
電影裡的小男孩伍迪,當他出場時,天正要下雨了。
〈幾乎在整部電影裡他總是穿著他的雨衣,而且出場時總是在雨季的黑夜裡。〉
他是一個依靠向來往旅人兜售商品維生的童工,
他那個裝著商品的箱子,簡直比他的生命還要重要。
有一天,他在雨夜裡遇到了那位到越南尋女的美國大兵,
卻在同一個雨夜裡和這位美國大兵在酒吧為了販售的東西而討價還價時,
遺失了他賴以維生的箱子。
在電影裡,他的命運總是如此晦暗和倒楣,
在無數個雨夜裡,男孩在巷弄間四處找尋著他的箱子,
因此而認識了另一個撿拾破爛的小女孩,
兩人就這麼一前一後的在晦暗的巷弄裡穿梭,
在雨中裡,小女孩將手中的餅分時給這位男孩,
一起度過飢餓又潮濕的漫漫長夜。
他們兩人的命運是如此雷同,
生存對他們而言竟然是那麼地卑微,
男孩賴以維生的是那個裝滿雜貨的箱子,
女孩隨身裝破爛的大布袋是她賺錢的家當,
後來這位男孩在一個素行不良的醉漢身旁找回了他的箱子,
這位男孩因此有了笑容,
繼續帶領著這位揀拾破爛的小女孩繼續走向他們晦暗不明的人生旅途,
貧窮讓他們的生存方式竟然是那麼地悲慘,
但同病相憐的彼此照應,卻又是那麼地無私,
貧窮破爛的外表,卻隱含著純真的心靈阿。
這部電影就是這樣以四段的故事,
藉由故事中的主人翁的純淨心靈,
來啟發觀眾,
即使再怎麼貧窮或醜陋不勘,
這都只是人類的表象而已,
而純淨的心靈才是人類最寶貴的資產。
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感想,
我想這也是白蓮花所以會成為越南國花的原因吧!
佛陀教導我們各種修行,
無非就是找到自己的心靈澄淨清明吧。
戀戀三季〈Three Seasons 〉小檔案:
導演: Tony Bui〈東尼裴〉
主演: Harvey Keite〈哈維凱托─鋼琴師與她的情人〉lNgoc Hiep Nguyen ,
分類: 劇情
出品國:美國
出品:Giai Phong Film Studio
發行商:春暉國際影片
語言: 英語 越南語
製片國家或地區: 美國 越南
得獎紀錄:
◎ 本片獲得1999年的聖丹斯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評審團大獎,最佳攝影和最受觀眾歡迎獎。是越戰結束之後第一部完全在越南攝製完成和完全用越南語對白的美國電影。也是越南裔的導演包東尼(Tony Bui)的處女作。
◎ 日舞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最佳攝影、評審團大獎
◎電影「戀戀三季」的主題曲:Dem Lao Xao
這首《Dem Lao Xao》選自越南流行歌手「Phuong Thanh 」的專輯《詠痕經典》,是電影《Three Seasons 戀戀三季》的主題歌。
Đêm đông lao xao, đêm đông nhớ ai?
Đêm đông cô đơn vắng ai?
Cơn mưa lao xao, cơn mưa nhớ ai?
Ôi, hạt mưa rơi khóc thầm!
Anh đang nơi đâu? Anh thương nhớ ai?
Bao đêm cô đơn vắng anh
Mong cho đôi ta, bên nhau mãi thôi!
Cho hạt mưa rơi hết buồn
ĐK:
Tình yêu như cánh chim trời vụt bay theo gió mãi trôi!
Để bao thương nhớ âm thầm, thiết tha vô bờ
Đèn khuya có thấu hay chăng, lẻ loi tôi đang ngóng trông
Thì mây mưa cứ trôi hoài, khát khao chờ mong
Chợt nghe chư tiếng em cười, cỏ cây như muốn níu chân
Nhẹ nâng câu hát ban đầu, dấu xưa tuyệt vời
Một mai anh sẽ quay về, bờ môi mang bao thiết tha
Bài ca in mãi trong lòng, sẽ không nhạt phai!
嘈雜的夜晚,
在一個冬天的夜晚我想念你,
這個冬天夜晚我好孤獨,沒有你。
綿綿的細雨, 卻看不見你,
哦, 雨在哭泣。
你去了哪里,你在哪里?
許多孤單的夜晚,沒有你。
期望我們倆,能夠相聚,
阻止雨的飄落,停止它的悲傷。
愛像鳥的翅膀,與風一起飛走,
對渴望的你, 永遠是愛。
孤單的夜晚,你知道嗎?
獨自地,我正在希望,
雨仍然一直的下,我在渴望和等候。
突然帶著你的笑,草和樹想要黏緊,
輕輕地唱起歌,美好的記憶,
有一天,你將回來,
那充滿熱情的愛,
那首在我的心中烙印了的歌,
永不消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lwh-zvhNII&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sV24RdpJ_c
◎越式旗袍
越式旗袍為近現代越南人和中國京族的服裝,南部越南語稱Áo dài(儒字:襖袍,北部稱Áo zài,喃字寫做「襖豽(長+曳)」,意思是長襖。也被譯為襖長、襖曳、襖套、奧黛等,於十八世紀早期按清朝滿洲人所穿的旗袍、長衫所改,後來取代了越服(Áo tứ thân),成為越南的民族服裝,現代亦常用作女學生的校服。
雖然歷經變遷,但其基本樣式始終保持不變:高領、下半部分高開叉,穿於襯褲之外。質地通常為絲綢,上裝胸、袖較緊,前後兩襟,女裝兩側開叉最高至乳房下沿平齊高度,下裝為較寬鬆的褲子。男裝與中式長衫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