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世界不應該只有黑與白。


我們都是灰色的,自一出生,


體內就裝載著相同分量的光明與黑暗……


池袋太陽城前面的「女孩之路」堪稱御宅族的天堂,


不但有漫畫、動畫、模型,還有許多合法及非法的相關商品專賣店。


這次,真島誠遇上的正是混跡在這條路上的「灰色彼得潘」。


他雖然只是個小鬼,卻自有一套做生意的本領,


將又笨又色的大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從他們身上挖來大把大把的銀子。


不過,池袋可不像小飛俠的永無島那般舒適又安全,


這門獲利頗豐的生意不知不覺引來了追逐銅臭味的瘋狂海盜,


灰色彼得潘受到極大的威脅……


 


一直很喜歡石田衣良的作品,


因為不管他在「池袋西口公園」系列作品中,


還是像獲得直木賞的「4TEEN フォーティーン….


不管小說情節裡的壞人有多壞,


但透過石田衣良的筆下,


始終覺得他是一個性善論者,


只要壞人並不是泯滅天良,


在他安排的故事下,這些壞人有時候都還會獲得救贖的機會,


 


本月台灣剛推出的「灰色的彼得潘」:池袋西口公園NO6,


本書的特色,還是以真實街景的「池袋西口公園」爲小說舞臺,


沿用作者一慣溫暖關懷的筆觸,


描繪少年偵探兼專欄作家真島誠與其同伴變異的成長,


寫出這些年輕人在青春歲月裏,


那股隱藏在心底層面所流竄的恐懼、欲望和狂妄,


以及無處宣泄的衝動。


這個系列係由四個短篇集節而成的,


其中首篇「灰色的彼得潘」,


就是描寫一位國小學童以改裝的手機照相機,


專門拍攝高中女生裙下風光並在網路上兜售,


賺取高額利潤,想幫家裡償還房屋貸款,


卻遭受不良幫派威脅勒索的故事。


其他幾篇有關被搶劫而遭打斷腿的廚師學徒、


大學音樂系女生因積欠牛郎酒店巨額消費費用賣身抵債等故事,


透過作者筆下真島誠這位所謂池袋溪口公園麻煩終結者的幫忙下,


一一解決了委託者的委託任務,


也救贖了幾位誤入歧途的青少年。


 


池袋溪口公園曾被拍攝成偶像劇,


並在台灣播映過,


我不曉得賣座如何,


但我只知道,在社會風氣日益敗壞,


青少年問題曾出不窮的現狀裡,


如何能了解問題出在哪裡,


怎麼和青少年溝通才是重點。


我知道,也許國情不同,


小說的架構又是經過精心規劃過的,


並不能用來代替作為完全參考的教科書,


但是去理解作者那種以溫柔的心意,


去了解關懷年輕人的想法與做法,


應該是值得學習的。




 


灰色的彼得潘:池袋西口公園6 小檔案


作者:石田衣良(Ishida Ira)


譯者:江裕真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2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973611


裝訂:平裝


 


作者簡介:


石田衣良(1960328—),本名石平庄一,東京都江戶川區出生,是日本作家


石田衣良畢業於日本的成蹊大學經濟學系,在廣告公司工作過,亦做過倉庫管理、地下鐵工人,有輕微對人恐懼。1997以《池袋西口公園》(池袋ウエストゲートパーク)獲得第36屆「ALL讀物」的推理小說新人獎。2003以《4Teen》(4TEEN フォーティーン)獲得第129直木賞。除了寫作之外,目前也是自由文案工作者。筆名由本名「石平(羅馬拼音ISHIDAIRA,石田伊良乃為諧音)」分割而來。題材廣泛,不過也有「特重於女性的書寫」此般公論。作為戀愛小說家的發言也不少。




 


延伸閱讀


◎彼得潘


彼得潘(英語Peter Pan)是由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1860年——1937年)所創造的小說角色名,也是同名改編的舞臺劇、兒童故事、以及其他衍生作品的共同名稱。故事是關於一個拒絕長大的小男孩,帶領著一群孤兒在永無島(Neverland)所遭遇到的各種冒險故事。


貝瑞總共寫過三個關於彼得潘的故事:


肯辛頓公園的彼得潘(Peter Pan in Kensington Gardens1906年),取材於書中的一節 「小白鳥」(1902年)。


舞臺劇《彼得潘》, 也作《不願長大的男孩》(於1904年12月27日首演,1928年首次公開演出)


《彼得和溫蒂》(1911年),後更名為《彼得潘》,一部基於戲劇的兒童小說。

一些續集、改編以及衍生產品在那之後出現,都有一些對故事線的輕微修改。


 



 


                                                                 石田衣良


 


 


彼得潘症候群 (Peter Pan Syndrome)


通俗的說法就是長不大,時下台灣的年輕人怕失敗,常怪罪他人、推諉塞責近年來,因此興起一股「彼得潘症候群」,指即使年紀不小,但行為與個性都還表現得像孩子一樣。

教育心理學專家鄭石岩觀察,台灣年輕人不但越來越害怕失敗,更盡量避免失敗,甚至延後畢業後延緩面對社會。他說,這是「ME(迷世代)」的特徵。

長期觀察台灣社會變遷的台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樞也憂心,目前台灣社會有「幼稚化」的傾向,在面對失敗時,常會怪罪他人,或自我逃避或自我苛責,拒絕成長。而中國人
的「面子」問題,也讓台灣人在養成教育中,有低自尊傾向,不能容忍失敗,不敢勇於任事,或推諉塞責。

然後,哈佛管理學院教授Stefan  H.  Thomke說,失敗其實不是壞事,「雖然這麼說的時候,總是有許多人瞪著我心想這人是不是瘋了,但失敗真的是個很重要的歷練過程」

在鴻海集團富士康昆山科技工業園內,就掛著郭台銘自己寫下的對聯:「失敗常含經驗智慧,堪稱難得諍友;成功只有無知膽怯,實乃差勁導師。」

微軟執行副總裁邁克爾也說,「我們尋找那些能夠從錯誤中學會某些東西、主動適應的人才。」在錄用過程當中,「我們總會問應聘者:你們過到的最大失敗是什麼?你從
中學到什麼?」不只要正面看待失敗,失敗,也要趁年輕。「因為早發生,成本不會太高且有正面貢獻的失敗應該不只是被容忍,甚至該被鼓勵。」


〈參考資料 商業周刊 989 20061106-20061112〉




 


◎「彼得潘症候群」漫畫:


係由日本知名漫畫作家酒井真由所創作的漫畫作品。




 


 


◎電影「虎客船長」:


此片根據作家J. M. Barrie的經典童書「小飛俠」所改編而成,導演史蒂芬史匹柏集結了數位好萊塢一流影星,將這個夢幻又神奇的童話故事搬上大銀幕,它將喚起每個人心中的童稚與純真......在這個90年代的「小飛俠」故事中,小飛俠彼得潘已長大,成爲40歲的彼得班(羅賓威廉斯飾,「心靈點滴 」),他已是一個精明能幹的律師,工作成癡的他與家庭關係疏遠,臉上永遠皺著眉頭,他早就忘記自己曾經是無憂無慮的小飛俠。 


    一日,他帶著妻子與兩個孩子到倫敦探視祖母溫蒂(瑪姬史密斯飾,「秘密花園」),沒想到邪惡的 虎克船長 (達斯汀霍夫曼 飾,「桃色風雲之搖擺狗」)竟然趁機綁架了他的孩子!爲了拯救心愛的孩子,彼得班必須重回多年前那個純真快樂的小飛俠身份,在小精靈(茱莉亞羅勃茲飾,「 新娘百分百 」)的幫助下,他們將飛向千變萬化、險象叢生的「夢幻王國」,與虎克船長一爭高下!此片曾獲當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服裝設計、化妝、視效等多項提名。以今天的角度來看,這部1991的電影的陣容簡直是強大的無以復加,任何一個人都是不可代替的!整一個奧斯卡班底。從中你可以一窺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把握多種不同題材電影的才華!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ne'view 的頭像
Shane'view

Shane's View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